作者:游淑珺 開本:25開/軟紙版封面 頁數:455頁 ISBN:9789578016491 出版年月:2010.07 出版者:前衛 定價:500元
俗語,不只是掛在嘴上說說而已,尤其是具有性別意識的俗語,每每左右著傳統女性的發展。
查某人油麻菜籽命、嫁雞隨雞飛,嫁狗隨狗走、三八假賢慧、女命無真、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……,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時常可以聽聞的俗語,反映著與性別攸關的種種普遍現象,是不是伴隨著口語傳播滲入了「妳」的成長過程?
在兩性地位愈趨平等的今日,對照老一輩傳統女性的生命歷程,你是否曾經產生為什麼的困惑?驚訝著「她們」所展現的女性形象與俗語所傳播的性別知識不謀而合?甚至可以說是經驗的傳承與複製,原因何在?
這本書,揭露了各種不同身分的閩南女性成長歷程,包含:大家閨秀、童養媳、查某女間、娼妓、寡婦、再婚、細姨等……,「她們」生命歷程的開展,多在俗語的驅使與制約之下,朝向符合社會期待的典型女性──一種最為人熟知的賢妻良母形象發展。俗語的重要性也透過「她們」的成長得到具體的呈現。
●本書目錄
第一章 台灣俗語與女性的研究情形 第一節 文化˙語言˙性別概說 第二節 俗語 第三節 俗語、話語(discourse)與性別的關連 第四節 台灣歷史發展中的女性與社會地位
第二章 文化與民俗下的女性—傳統「女有歸」下的女性養成模式與發展 第一節 「女有歸」的傳統性別觀 第二節 「女有歸」的養成模式與理想典型的塑造 第三節 「非」理想女性解除「歸」焦慮的方式 第四節 「歸」結構下傳統性別的階級差異現象
第三章 民間信仰中「越」界的女性關懷―冥界無「歸」之女的發展 第一節 「人死為鬼」─傳統靈魂信仰與鬼神崇拜現象 第二節 「厝內無祀姑婆」─孤娘仔禁忌與安頓情形 第三節 「娶神主牌仔」一導之於「歸」的冥婚習俗 第四節 「討要做神」一「歸」之外的孤娘信仰發展
第四章 民俗與宗教觀點下的女性與禁忌詮釋 第一節 「雞母啼,是禍,不是福」的女性禁忌 第二節 「日日食肉也會勿 肥,月月流血也會勿 死」的經血現象 第三節 神聖信仰內的女性禁忌與詮釋變化
第五章 族群、宗教與政治多元化影響下的性別意涵 第一節 「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」─平埔族母系社會的消解 第二節 「呷教,死無人哭」─傳教士、尪姨、纏足與女教 第三節 新婦仔、查某女間 與娼妓─蓄婢與養女習俗的禁止 第四節 「元宵暝,查某暝」─母系文化的消失與融合

游淑珺
1971年生,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,現為中國文化大學、實踐大學等校兼任助理教授。研究範疇以台灣俗語所呈現的人文變化及性別差異現象為主軸,目前關注的重心則擴展到民俗宗教範疇內的性別現象。
面對俗語中的性別問題,每每湧現著些許「困惑」,於是,試圖在嚴肅的學術殿堂之內尋找「答案」,便化成莫名的使命感,支撐我這一路冗長與辛苦的探索歷程。希望這本書,能為同樣的困惑者提供一些具有說服力的解答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