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黃文雄著 開本:25開 頁數:278頁 ISBN:9789578016231 出版年月:2009.07 定價:300元
在日本統治台灣的半個世紀中,不知有多少日本人為台灣的近代化犧牲奉獻不遺餘力。
1895~1945這50年,是改變台灣與中國的分水嶺,台灣人在經過日本半世紀的治理後,由「化外之民」,搖身一變成為具高資質程度的世界公民,這個事實,對比戰後逃難來台的中國人斑斑可考。然而,時至今日,台灣人卻在統治者主導的「仇日抗日」史觀下蒙昧了。
事實上,在日本統治台灣的半個世紀中,不知有多少日本人為台灣的近代化犧牲奉獻不遺餘力。
就工業建設方面論,有建造台灣縱貫鐵路的長谷川謹介,整建台灣上下水道的「台灣自來水之父」巴爾頓及濱野彌四郎師徒,興建主持嘉南平原水庫的「嘉南大圳之父」八田與一技師。
從醫療衛生觀點言,包括戮力培育台灣醫師人才的「台灣醫學衛生之父」高木友枝,積極設立基礎醫療設施與施行鴉片漸禁政策,杜絕台灣人吸食鴉片惡習的後藤新平。
在農產開發上,有致力於山岳探險與森林開拓探索的伊能嘉矩、鳥居龍藏、森丑之助等先驅,更有開發蓬萊米的「台灣蓬萊米之父」磯永吉與其助手末永仁....。
他們的努力,正是打造今日進步台灣的基石啊!
從上下水道、電氣建設、森林保護、治山治水、殖產興業、教育文化等角度,本書具體引介了一百多位對台灣現代化有貢獻的日本人,透過作者井然的敘述,搭配近百張具歷史意義的圖片,讀者將可一窺日治時期全貌,重新發現那段被反日官方紀綠霧化的記憶。 ●本書要目
第一章 日本的台灣經營絕不是「侵略」 第二章 台灣不是日本的殖民地 第三章 建構台灣基礎工事的日本人 第四章 日本的醫療使台灣的衛生環境飛躍地改善 第五章 把飢餓之島變成豐饒產業國家的日本人 第六章 為台灣人的教育而奉獻的日本人 第七章 台灣還生氣蓬勃存在的「日本精神」

黃文雄(Ko Bunyu)
思想家、文化史家、評論家。
1938生於高雄岡山,1964赴日留學,早稻田大學商學部學士,明治大學西洋經濟史學碩士,曾任拓殖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。
以《中國的沒落》一書聲名大噪,從此展開長期旺盛的寫作生涯,獲得巫永福評論獎、台灣筆會獎,作品涵蓋文化、政治、經濟、歷史、社會等。
曾任世界台灣同鄉會副會長、日本台灣同鄉會長、台獨聯盟日本本部委員長等。
日文著作逾100種,漢文著作逾60種,為活躍於日本、深具影響力的台籍暢銷作家,曾選入日本言論界500名人錄。■譯者簡介楊碧川
台灣新竹市人,1949年12月生,台北市東方中學畢業。
20歲時涉及「飛虹會事件」坐政治獄7年。出獄後曾做工維生,同時自修台灣史、社會主義思想史。
現專事寫作、學術研究,並於各大專社團講授台灣史及社會主義思想史。已出版作品有:《台灣歷史辭典》、《簡明台灣史》、《台灣歷史年表》、《世界史辭典》、《漢江怒潮》、《毛澤東傳》等書。 
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嗎? 二次大戰後,把台灣、朝鮮和滿洲當作日本帝國的「三大殖民地」的觀點很普遍。同樣地,把琉球、北海道當作「國內殖民地」的看法的人也不少。這樣的史觀不但完全南轅北轍,也不夠正確。為什麼不正確呢?本書將指出其中的道理。
朝鮮是日韓兩國的「同君合邦國家」(類似奧匈帝國)。滿洲國即使被中國向國際聯盟提出控訴,也是一個被日本、德國、義大利為首的許多國家承認的,做為五族協和的近代國民國家。
朝鮮和滿洲都有上述的歷史事實,何況把日本國內的琉球、北海道當作「國內殖民地」,難道不是一種開玩笑的戲言嗎?
然而,許多人會問起,台灣不是日本帝國道道地地的殖民地嗎?戰後的日本人當中,幾乎沒有人否認這件事,許多人甚至說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的「模範生」。
有關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的論爭,從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,把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以來,一直都在論爭著。
論爭的內容大體上分為兩大部分:
第一、日本國憲法是否適用於台灣?在此以前,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在殖民地適用憲法的先例可循。
第二、 關於實際經營台灣所引發的「殖民地經營」的論爭。
關於台灣的實際經營呈現正反兩大意見的對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