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陳宗逸 規格:17公分x11.5公分 頁數:280頁 ISBN:978-957-801-565-4 出版年月:2007.11 定價:250元
二十一世紀新戰場,台灣對抗中國武力威脅的新處方。
台灣面臨全世界最險惡的戰爭危險區域,卻也是世界少見,對於作戰準備渾然不覺的地方。未來的戰爭要怎麼打?台海大戰的面貌會是甚麼?中國武力威脅如此不可抗拒?美國將袖手旁觀?台灣復仇武器,從遠距離打擊中國目標?
這本書,從軍事科技新發展的角度,用幾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,帶領讀者進入二十一世紀,看臺灣人在近未來戰場中,要如何保衛自己的國家?美軍將如何的參與台海戰爭?日本自衛隊對台海戰事的態度究竟如何?台灣軍隊又要如何脫胎換骨,迎接新世紀挑戰?
台灣如何說不?中國為何到死都打不下台灣?
這本書的書名,來自1989年由石原慎太郎(現任東京都知事)所寫的《日本可以說不》,希望藉著有朝氣的書名,找出台灣在險惡環境下所應具備的骨氣。
這本書並非軍事政治評論,也非單純的武器系統介紹比較或資料整哩,內容主要來自作者十年來採訪軍事新聞的心得與觀察。
作者希望提供給讀者,這十年來所觀察到的軍事與戰爭趨勢,佐以一些道聽塗說的小道消息,給讀者一個粗淺的藍圖,能夠認識到未來的台海戰爭,究竟是什麼樣的面貌?
書中所提到的重要裝備與趨勢,作者都盡可能附上原始譯名,讀者可以據此研究,自行尋找更詳細的參考資料。

陳宗逸
1971年出生 非軍校科班出身 自由主義者 採訪軍事新聞超過十年 遍訪國內外各軍火展、火力展示 平日喜歡觀察科技、影視文化趨勢 偏好槍械設計工藝研究
經歷 軍事雜誌執行編輯、記者、主編 廣播節目主持人
現任 新台灣新聞周刊 採訪主任 
朱立熙(資深媒體人,東北亞問題專家)推薦
過去在媒體當主管時,我經常要面談來應徵中級主管的新聞工作者。通常看完履歷表之後,我都會要求他們帶來出版的專書或是得獎的作品。大部分的人都是二者缺一,也有二者皆無的。我比較在乎的是,拿不出專業出版品的新聞工作者,如何能夠當一個中級主管?又如何能夠「專業領導」?
一個跑了十年新聞的記者,如果連自己採訪線上的專業知識都無法累積成一本像樣的作品,那表示他只是個「資訊抄錄員」,是靠這一行混飯吃的「新聞匠」,終其一生也只是個「新聞公務員」而已。有趣的是,現在檯面上的媒體高層就有不少這樣的人。
看到宗逸的「台灣可以說不」,很替他高興。雖然國防與軍事問題我所知有限,不過,看得出他這本書,展現了他在這個領域的份量。二十年前初識新聞先輩故張繼高先生時,他就期勉我,「記者應有自己的重力」。他這句話不僅鞭策著我必須在專業領域不斷上進,也成為我檢驗新聞後進是否用功的一個指標。
|